府谷历代行政建置及归属考(续)

版名:谷雨

  魏二保
  府谷,春秋时期属晋,战国时期先属魏、后属赵。史书载:“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治今内蒙古包头麻池)。”赵武灵王“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七国争雄时,北林胡、楼烦,为赵武灵王所并。”根据上述描述,战国时期府谷属赵应该没错。
  秦时期,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元一统志》云:府谷“秦汉为太原郡”。《府谷县志》云:“秦府谷属固阳榆中地,属九原郡。”可《中国历史地图集》说秦时府谷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南)。秦上郡北至今东胜北,南至黄陵,西起靖边,东至黄河边。今鄂尔多斯大部,延安市大部,榆林市皆属上郡地。《中国历史地图集》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各行政区域划分问题较权威的答案。因为该刊物主编是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他的话应该是对的。清水枣林峁根据出土文物显示,有可能是战国或秦时期县治遗址,但没有文字记载,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考证。
  西汉时期府谷属西河郡。西河郡郡治平定(今准格尔旗西南部,府谷西部),北至今东胜北,南至宜川,西起神木,东至五寨。府谷时称富昌县,县治在今古城镇后城村。今准格尔旗南部、河曲、五寨、保德有可能都属富昌县所辖。人们说府谷是五代后唐天祐七年建县,西汉时富昌县在今府谷境内设立,区域远远大于今天的府谷县,设县时间长达近200年,西汉时府谷境内设富昌县,不算建县吗?
  东汉时期府谷仍属西河郡,郡治今山西离石。东汉西河郡北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南至今山西石楼,西起神木,东至今山西神池。东汉时富昌县撤销,辖地并入平定县,县治今准格尔旗西南部。《舆地广记》说:府谷“汉属太原郡”。《元一统志》说:府谷县“冀州之域”“古并州地”“秦汉为太原郡”。东汉时府谷属西河郡,西河郡属并州,并州州治太原。说汉时府谷属太原郡,那是说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府谷为羌胡即西匈奴占领。
  东晋十六国时期,府谷先属前秦又属后秦、夏。
  南北朝时期,府谷为鲜卑拓跋氏所建的北魏占领,属北魏夏州所辖。后归西魏,又归周。从东晋(317年)至隋(581年),中原一片混乱,北方游牧民族蹂躏中原近270年,百姓生灵涂炭。府谷从三国开始就被匈奴占领,后被鲜卑占领,前后近360年。
  隋时期,府谷长城北属榆林郡,郡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今古城镇后城村是隋富昌县县治所在地。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南部,伊金霍洛旗,神木北部是富昌县辖区。《中国历史地图集》说隋府谷长城南属雕阴郡银城县(今神木境
  后内)。《元一统志》《舆地广记》说府谷隋属楼烦郡。隋时期河曲、保德都属楼烦郡,府谷东南部与河曲、保德一河之隔,属楼烦郡也不是没有可能。唐时期,唐初府谷属胜州,州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胜州北起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至今神木秃尾河,西起今伊金霍洛旗,东至黄河。贞观十三年,胜州领榆林、河滨(治今准格尔旗魏家峁乡古城圪梁)、连谷(今神木境内)、银城(今神木境内)四县。唐初期府谷属胜州河滨县,可能性最大。有的史书讲,唐贞观四年,析胜州银城县地置羁縻祐州(治一说在今保德铁匠铺山峁上,一说府谷境内)。以处内附突厥利部落,隶羁縻定襄都督府。唐开元七年府谷置铁麟县,治铁麟城(今府谷境内),隶胜州。十二年建麟州,十四年麟州废,入银城县。乾元元年又复置麟州。有人说,麟州是取铁麟县名麟字而命名。《舆地广记》《元一统志》说府谷唐属岚州。府谷唐时属岚州,也应该是唐元和年间以后的事。唐大和二年府谷已设镇,是铁的事实。因为县文管所收藏有一块墓志石,题名《唐故河东郡卫府君墓志铭》。志主卫嘉进,唐宝历二年(826)卒于家。其妻李氏,大和二年(828)去世,子孙将其夫妇合葬于“府谷镇北二十里端政烽之左麓。”《墓志铭》说志主卫嘉进河东郡人,河东郡人怎么会埋到府谷?我的推测是时府谷镇归河东郡辖,此碑是唐中后期府谷属山西岚州一佐证。唐晚期,北方游牧民族肆意入南抢掠,时胜州麟州银州(今鄂尔多斯市、榆林市)县一级政府因武装力量不足,常被毁,因而将一些县改设镇。州派镇将藏于民间管理地方。当时镇就是县,府谷镇实际也应该是县。折氏折华、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祖孙四代分别担任过府谷镇将。折宗本后来担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嗣伦任麟州刺史,从阮任府州刺史。
  五代时期,五代后唐天祐七年府谷由镇升县,八年升州。时今东胜南部,准格尔旗西部属府州地区。后晋府州地域与后唐同。后汉高祖升府州为永安节度使,领时胜州、麟州(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胜区、准格尔旗、神木县)。后周显德元年府州复置永安节度使。领胜州、麟州。
  北宋时期,府谷仍然置州,领府谷县、属河东路。早期节镇建置,置永安军。北宋中期,府州地域缩小,今古城、哈镇等西北乡镇属丰州,新民属麟州。北宋府州是军事重镇,是宋御辽、御西夏的前沿阵地。
  金时期府谷归西夏,入夏后府州荒弃,府谷设县中断近150年。
  元时期,陕西省正式设立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八月。元初,府谷复置州,隶属延安路。至元六年,州废以县隶属延安路。二十二年改属葭州(今佳县)。元时期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属陕西行省延安路。今准格尔旗西南部、伊金霍洛旗大部元时属府谷县。元时期府谷县治今府谷镇。今神木马真、永兴、葛富村,元时属府谷县。
  明时期,设二直隶又称京师、南京二京,布政司十三,总称十五省。京师,山西、陕西的北边,洪武时为阴山一线。正统后鞑靼牧地渐次南展,嘉靖以后遂以长城一线与鞑靼及朵颜三卫为界。明陕西布政司下设府。府谷属延安府。洪武二年府谷县废。洪武十三年葭县升为州,复置府谷县,属葭州。明成化年间,巡抚余子俊筑长城。陕西巡抚始置明宣德二年。景泰元年析置延绥巡抚,景泰中巡抚移榆林,同时设榆林卫,总兵居之,榆林遂为重镇。成化九年正式移驻。时府谷属延绥巡抚。明府谷北至长城,沿长城线有灰沟营堡、黄甫川堡、清水营、木瓜园堡、孤山堡、镇羌堡。
  清时期清顺治二年,葭州(今佳县)属延安府,领吴堡、神木、府谷三县。雍正三年九月葭州升为直属州,领吴堡、神木、府谷三县。雍正八年十一月榆林置府。乾隆元年三月葭州降为属州,属榆林府。时府谷改属榆林府。清榆林府只领府谷、神木、葭州、榆林、怀远(今横山)五州县,治今榆阳区。清府谷北至长城,长城以外是伊克昭盟。长城线上有麻地沟、黄甫营、清水堡、木瓜园堡、孤山堡、镇羌堡。清康熙五十八年,沿边直北禁留地,有沙者三十里,无沙者二十五里立界,令汉民租种,每年每牛一犋、准蒙古收粟一石、草四束,折银五钱六分(《陕绥划界纪要》)。雍正八年,五十里禁留地令各地方官征收粮草,嗣以蒙古荒歉,仍照旧界给租(《陕绥划界纪要》)。乾隆元年,又于旧界外各拓地二三十里不等,令汉民照旧给租耕种(《陕绥划界纪要》)。光绪三十一年,开放县北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交界之黑界地,由县民领证认垦,岁租由县代征,如数解缴绥区。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二年三月置陕北道,观察使驻榆林县,时府谷属陕北道。北京政府时期,府谷属榆林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府谷属榆林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榆林(今榆阳区)。民国十六年(1927)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变化,南京政府时期,长城北原禁留地才划归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