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需要消杀吗?权威解答来了

副刊
  本次疫情防控中,健康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防范个人信息滥用?
  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是大数据时代绕不开的话题。信息技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信息安全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风险挑战。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在信息安全、信息保护方面实现制度防、人防、技术防多管齐下,积极做好个人隐私保护,注重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一是确保信息用途,只限于疫情防控,不得作为他用;二是限定信息调用权限和程序,做到信息规范获取,有序流动;三是对关键隐私信息进行脱敏处理,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目前各医院普通病人的陪护只限一人,ICU病人至今仍禁止探视,而餐饮、KTV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已经开放,医院能不能也有限开放ICU探视?
  大家都知道,医疗机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从前期病例处置经验来看,部分阳性病例是通过多次核酸检测才发现的。ICU病人本身病情严重,免疫力一般都较低,容易被感染,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会加剧原来病情,增加救治难度。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有感染者没有被及时筛查出来,其作为陪护人员造成院内传播,将会导致一个病区乃至整个医院停摆,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对社会面的影响也非常大。当下疫情还存在输入传播风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当然,我们也会动态评估疫情形势,及时根据疫情传播风险作出相关调整。
  近期青岛、天津、上海等地零星散发的情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快递包裹、信函,是否要做到消杀?
  近日,全国多地发生在冷链环境下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明确表示:新冠病毒有“物传人”的可能性。尤其是来自外国进口的冷藏食品,一定要多加小心并预防。
  国外防疫情况尚不明朗,又有了日趋严重的现象。来自海外的食品经过冷藏运输的途中,很可能会有病毒附着在包装表面,天气寒冷加上环境影响,这些病毒的存活时间会延长,所以我们我要严控境外输入病例的同时,也要时刻预防物品传播病毒的可能。
  1、从事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进行无接触送件服务。尤其关注和警惕海外高风险地区的邮件包裹,并第一时间进行消杀灭菌的处理,取件后应放在室外空旷地方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打开。
  2、市民购买无论是海外或是国内冷冻食品时,应戴上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储存冷冻食品时;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不食用生冷海产品,需充分煮熟后才可食用;食品加工处理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中国人口众多,快递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双十一刚刚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快递货量急速上升;多地在近段时间也检测新增数例无症状患者,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做好预防措施,购买冷冻食品和取快递包裹戴好手套,做好外包装杀毒处理。
  对于境内低风险地区来的快递可以不消杀,境外来的快递包裹、信函,按照相关要求已经经过一道全面的预防性消杀。但无论哪种方式,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接触这些快递包裹后,记得做好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对于境外来的物品,如果接收包裹者心理上有顾虑,建议可以自行消杀,也可以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