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两会专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结合我区教育系统的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各学校劳动教育初见成效
  我区各中小学结合上级文件要求,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
  主要形式包括:校园劳动,体验快乐。各学校平时校园劳动实践中把孩子们分班分组参与校园日常劳动;社区劳动,培养感恩。组建校级学生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和养老院开展公益劳动;家务劳动,享受幸福。各学校倡导家校劳动合力,共促劳动教育;假期实践,丰富体验。在寒暑假,各学校倡议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二、各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短板
  我区各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一是课时设置方面。劳动教育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功能。二是师资力量方面。全区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缺少有劳技专长的兼职教师。三是教材选用方面。整体上,各学校缺少统编教材,甚至无教材。四是劳动实践方面。我区大部分学校的劳动实践形式多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偶尔去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居多,学生难以学得劳动技能。
  三、建议与措施。
  规划课程,满足个性选择。劳动教育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让学校与教师有可选择性,避免“一刀切”。在不同学段规划不同要求的劳动教育序列内容。建设队伍,完善评价机制。教师配备必须实行“1+X”的组合模式。“1”即专职教师,“X”即兼职教师。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教学任务主要依靠专职教师完成,兼职教师主要由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家长以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组成,明确要求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家长都要承担一定量的劳动教育指导任务。渗透学科,拓展教育资源。教师去充分去挖掘、利用每一个学科的劳动教育的内涵。打造基地,丰富实践体验。利用校园空地、或租用周边土地、或政府统筹建设学校共用的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田间,参与农活。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并觉得劳动好玩,从而享受农耕童趣,收获五谷,体验劳动的价值。形成合力,养成劳动习惯。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培训会、协调会等会议。制定学生的《在家一日常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提出不同要求,老师定期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寻找榜样,提升劳动素养。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劳肯干的劳模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引导学生一起寻找身边劳动者的榜样人物,走近劳动、走近劳动者。
  我区各学校将立足新时代,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构建促进劳动教育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培育出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
  文/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