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革命故事 铁路红色故事系列报道

冯万和:一生不忘初心 只为万家祥和

副刊
陕西抗战老兵关爱团敬献给冯万和的牌匾。

    冯万和常常怀念自己的军旅生涯。

    手持器官捐献登记卡和自愿书。

    北平解放时担当军管会管理员的冯万和(左)。

    向宝鸡铁路社区特困户捐款。

活到老学到老,冯万和喜欢坐在阳台上读书学习。

  77年前,参加抗日游击队,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杀敌,成为地道战中的英雄;72年前,担当开国大典警卫兵,为和平解放北平、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绩;63年前,投身宝成铁路建设和职工子弟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铮铮“铁军”;6年前,签订遗体捐赠书,缴纳万元党费,承诺献出终身。93岁的离休老战士冯万和,为党和人民献出一切,一辈子用行动践行: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弱冠之岁立初心 争当战斗英雄
  初夏的宝鸡,云淡风清,花满陈仓,上马营铁路小区里绿荫成片,芳草碧翠。久居这里的冯万和,虽然白发依稀,满脸皱纹,但是精神矍铄。这位德高望重的离休老战士,1928年1月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的一个村子里,在九兄妹中排行老四,是地道的穷人家的孩子。
  “快10岁时,‘七七事变’发生,家乡沦为敌占区,眼睁睁地看到日本鬼子在村里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冯万和回忆,童年时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敌人的“三光”政策更是雪上加霜,激起了他的国仇家恨,小小少年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
  冯万和的父母是晋察冀边区的地下共产党员。在父亲的带领下,冯万和从小就干起了抗日挖地道、为地下党放哨、给游击队送信等“小兵张嘎”式的拿手活。耳濡目染的革命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16岁时,他加入八路军,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
  “那时条件很苦,所有东西都要从敌人手里缴获,我们只有先下手为强。”冯万和记得第一次上战场,在北里庄伏击战中,他们用一颗手榴弹和一支步枪,歼灭了许多日本鬼子,为受难同胞报仇雪恨。
  这场胜仗,让小兵冯万和从鬼子身上缴获到一把剃须刀,他随身携带当作纪念品,常常拿出来为战友们剃胡子。
  后来接连打胜仗,冯万和缴获了很多武器,领到了“三八”大盖步枪和三发子弹。正式当上军人的荣誉感油然而生,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入党之初,我就想当战斗英雄,为党奋斗终身。”回想艰苦岁月,冯万和难掩激动的泪水。他清晰地记得,18岁参加四平保卫战,他成为营队500多名战士中幸存的30人之一;20岁参加黑山阻击战,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他生存下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辽沈战役结束,冯万和被调到东北野战司令部,担当谈判代表李子光的警卫员,亲历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军事、政治斗争。开国大典那天,负责北平军管会事务的冯万和,全副武装站在天安门华表旁,圆满地完成了新中国成立的警卫任务。冯万和坦言,每次回忆那段历史,心中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都会增强。
  而立之时践初心 投身铁路建设
  解放后,立过赫赫战功,本可以衣锦还乡的冯万和,却坚持投身国家建设。1958年初,30岁的他主动申请支援刚刚通车的宝成铁路建设,从首都北京,来到秦岭山下的陕西略阳,干起铁路工作。
  “从小就想开火车,我觉得这和打仗一样威武。”在略阳机务段,冯万和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圆了儿时梦想。从略阳开火车到凤州,山区条件十分艰苦,火车司机少,劳动强度高。考虑到参加过战争的他身体不好,组织上调他到蔡家坡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在当时,这个学校是西北铁路人才摇篮,冯万和学历不高,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为站好新一班岗,给国家“三线”铁路建设输送人才,他开始发奋读书、看报、学知识,并向学校老师虚心请教。几年下来,他将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后来,冯万和又服从党的分配,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他先后在兴平站担任管理人员,在原咸阳车务段、普集镇车务段等单位担任主要负责人,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年轻党员就要带好头,把工作搞上去,把群众关系处好,为人民办实事。”干到老、学到老、活到老的冯万和,在山区铁路多个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带出一批批优秀的党员职工。他经常找职工谈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一线职工调转户口,申请单位房,争取招工指标,解决实际困难,受到职工广泛好评。
  耄耋之年守初心 为党奉献终身
  “人活着就是为了名声,不当好人当坏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冯万和的爱憎分明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他家里客厅、餐厅、卧室,悬挂着大大小小30多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照片,这是他最敬佩的人。他家里还贴着周总理及十大元帅的画像,有事没事他总喜欢看一看,看后每每觉得精神百倍,思想倍受鼓舞。
  客厅的柜子上,摆放着冯万和曾荣获的14枚奖章和奖杯。有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章,还有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章;有华北解放纪念章,还有铁路老战士勋章。每一枚奖章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故事,冯万和说,这些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打开压在箱底的一个文件包,里面放着两份珍贵的文稿,一份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一份是冯万和的遗嘱。
  2015年1月,年近九十岁的冯万和,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宝鸡市红十字会签订协议,逝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
  “以前,有无数战友和老乡为国牺牲,老天给我留条命,就是让我为党和国家作点贡献。”捐献遗体这事,刚开始时儿女们不同意,冯万和召开了三次家庭会议,才最终确定下来。现在,冯万和被宝鸡市好几个单位聘请为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市红十字会颁发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成为他给年轻人“传经送宝”时最生动的教具。
  “马上建党100周年了,我也要发挥好光和热。”几年前,冯万和捐赠过1万元助困金,分发给宝鸡铁路社区10个特困户家庭。如今,他还执意多作贡献,就为了圆梦初心——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
  冯万和早已准备好1万元党费,要在人生走到尽头时交给党。用他的话说:跟着共产党,过着好日子,即使百岁依然年轻,不管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党的恩情。
  (黄鹏 王虎 李婷 范晓东 高月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