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情系这份“热”爱

本报记者 陈钦强 实习记者 季卓艺

字数:1818 2022-09-10 版名:要闻
  10多年前,很多人不理解王社教的选择,天之骄子却做起了冷门的地热。然而,正是有了他和同事们在地热等新能源技术上的探索与坚守,石油巨轮才能在低碳转型大潮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7时左右到办公室,看材料、搞研究、做项目,天色从微亮到深黑,一刻也停不下来……王社教怎么也没有想到,临近退休却更忙了。
  今年57岁的王社教,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的企业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新能源、非常规资源及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工作。如果给他的地热事业画一条线,那就是一条明显的“V”字形曲线。
  王社教真正接触地热是在1997年。那年,工作10年的他走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地热学。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与地热牢牢地“焊”在了一起。
  博士毕业后,王社教回到勘探院,依旧做着常规油气研究工作。彼时,国外地热等新能源发展风生水起,不少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探索发展新能源技术,而国内的新能源还处在萌芽阶段,少有企业涉猎。2003年,集团公司看到新能源发展的潜在趋势,在勘探院部署成立了新能源项目组,探索中国石油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可能性,王社教感觉自己学以致用的时机到了,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咱们石油行业,油气是主营业务,搞地热没什么前途。”同事好心地劝说王社教。他却说:“我是学这个的,还得敢于尝试一下,要学以致用啊。”就这样,连同王社教在内的5名项目组成员,成了中国石油新能源技术规划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王社教和同事们先后调研了美国、德国和国内共10余家企业,最终编制出集团公司首个《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6本新能源技术宣传手册,协助相关部门从十几种能源中筛选出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的五大方向,为集团公司发展新能源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向。
  当时,国内还不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石油企业发展新能源时机未到。对王社教来说,地热未“热”,坎坷也接踵而至:新能源项目结束后,成员陆续离开;地热供暖、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试点项目因经济性等问题被按下“暂停键”;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研究越来越“火”,地热等新能源研究却成了“冷板凳”,不少同事转到非常规油气研究上。
  王社教依然坚守着,他的内心也曾有过波澜。新能源研究项目少、资金少,而且由于这个领域太过“偏门”,他的个人职业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妻子不理解他的坚持:“新能源干了这么久,你到底图啥呢?”
  心中的热爱和牵挂让王社教安坐在这条“冷板凳”上。“新能源是未来能源转型的趋势,要是像自己这样的专业人士都不能付诸实践,那么这条路将由谁走下去呢?”落寞的日子里,读博士时候的导师不断鼓励他:“你在中国石油,责任很大,更要把地热这个事做下去。”
  积跬步,至千里。10多年来,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划部署,王社教组织编制集团公司“十二五”“十三五”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规划,并系统评价了油田矿区内的地热资源,摸清了地热“家底”。而后,随着大庆、辽河、华北油田地热开发利用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王社教和同事们总结形成了油田公司发展地热的相关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推动集团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启动了油田地热开发利用工作,地热研究也从“十二五”的“课题”变成了“十三五”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地热慢慢“热”了起来。
  地热大发展的时机出现在2020年。王社教清晰记得5月21日这一天,中国石油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讨论会,吹响了全面进军新能源的号角。当年9月,国家提出“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潮涌动,新能源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王社教第一次由衷地感觉到“我们搞新能源的被认可了”。
  王社教所在的新能源团队发生了新变化:勘探院整合科研力量,成立了新能源研究中心,在地热之外还建成氢能、储能和新材料专业实验室;更多的成员加入新能源技术研究,团队扩大到45人。
  中国石油新能源发展按下“快进键”,王社教和同事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新能源技术在不断进步,集团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又亟须我们团队尽快掌握这些技术,大家感到压力很大。”王社教说。
  如今,作为“十四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长的王社教,正积极组织攻关地热经济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之余,他还经常给年轻人开新能源方向的讲座,普及地热等新能源技术,激发了很多年轻科研人员的兴趣。
  还有3年王社教就要退休了。按照他和同事们所作的技术规划,那时,中国石油的地热业务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我将利用好这3年,为中国石油的地热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王社教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