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秦巴生态保护中心被中宣部授予荣誉称号

字数:970 2022-10-01 版名:专题
  本报讯(通讯员 李年麒 赵玉平)近日,市秦巴生态保护中心(市林草技术推广中心)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去年以来,市秦巴生态保护中心(市林草技术推广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广泛培训、宣传、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助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群众致富增收,锤炼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服务全市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该中心以林业产值倍增工程为抓手,紧密结合林业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建设项目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开展以干杂果经济林、木本油料、林下种植等为主的实用技术推广,建成科技示范县1个,科技示范点23个。同时,以点带面、辐射示范,推广核桃、板栗、青花椒、雷竹、蓝莓等丰产栽培技术7万亩,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的带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林业实用技术的转化水平,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注入了新活力。今年,镇巴县仁村镇青花椒高效栽培示范点比往年同期增产20%,渔渡镇天麻种植示范点比往年同期增产10%。略阳、宁强、西乡、镇巴等县推广核桃良种、高接换优、林下间作等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嫁接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7%,经省林学会评价,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中心市县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组织开展科技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现场咨询和发放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核桃、板栗、花椒、雷竹等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148期,培养技术能手15人,培训群众899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4179份,通过耐心地讲解、手把手地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林农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增强了林农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转变“重造轻管”的传统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成功将“低效林”改造为“高效林”,不断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
  该中心整合技术力量,结合生产实际,编印了核桃、板栗、花椒、雷竹等丰产栽培技术、经济林木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政策法规等通俗易懂的科普图书、实用技术小册子、科技资料等10余种,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我为群众办实事”“进知解”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互联网+、悬挂标语、播放科技短片等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技术和政策法规,推进林农增收、林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