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

最是人间烟火气

生活

  钱文杰 文/摄
  早上6点多,有时天还没有完全亮,这条老街便已经热闹起来。
  与白天的八街九陌不同,凌晨的古城绍兴是沉寂、迟缓的。几声忽远忽近的鸡叫划破了寂静,街道两边的摊贩都支起了摊位,摆出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五颜六色的果蔬、活蹦乱跳的河鲜、切码整齐的肉块、大小各异的干果。年纪大的老伯布置好了肉摊,伸着懒腰打个哈欠,然后就悠闲地眯着眼睛,叼着烟卷蜷在一旁的木凳上,等着赶早集的人们来挑选。推着车的一对夫妻正配合默契地将菜品从车上一点一点搬下来,放到刚铺好布的地上,这小小的一方天地,是他们虽然辛苦但互相搀扶一路走来的成果。卖豆腐的阿姨早已摆好了自己的摊子,正和旁边的小贩聊着东家长西家短,一只小花狗趴在她的脚边,摇着尾巴打着盹。
  慢慢地,人就多了起来,中间小路不宽,人们走走停停,还时不时要侧身避让一下。大部分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依靠,他们弯着腰挑选着菜品,还不大放心地上手一个个摸摸捏捏,最后跟小贩扯上两句嘴,讲个价,临了要走了,再找人家讨一头蒜、一捆葱,最后像个凯旋的将军一样,带着自己的战利品,蹬着自行车歪歪扭扭地走了。他们有的急着回去给要上学的孙子孙女做饭,有的约着一起去老街后边那个公园去跳健身操,有的催促着同样步履蹒跚的老伴快些走。几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搬条凳子坐在街口,呶着没多少牙的嘴,凑到同样耳背的老姐妹跟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里的日常:无非就是孩子、天气,还有那些过去的美好往事。时光在她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却也带给了她们属于自己的故事。
  走了一会,闻到了一阵熟悉的味道,便侧身走进一家卖早点的小店。“老板,一碗馄饨,一客小笼包,一股油条。”“好嘞,你先坐!”这家小店的年纪几乎和我父母一样大,门槛和墙上斑驳发黄的木板印证了这一切,但里面的布置却很整洁。老板很爱惜自己这份职业,他和妻子还有一个徒弟一起经营着这家小店,每天很早就起来打扫卫生,揉面烧水,做的早点不错,见着谁都是一副笑模样,所以店里总是不缺新老主顾。没一会儿,吃的就端上来了。小笼包冒着热气,整齐排列在垫着荷叶的竹蒸笼里,馅透过薄薄的皮隐约可见,沾点醋扔进嘴里,醋的微酸、面皮的劲道、汤汁的鲜美、肉馅的甜糯混在嘴里,炸开一种奇妙的混合美感。油条刚炸出锅,也顾不得烫手,龇牙咧嘴熟练地将其撕成小块送进嘴里,酥脆的感觉在回荡许久,才慢慢下咽,涌起的是一种幸福的满足感。馄饨是最后端上来的,大碗里,绿的葱花、白的馄饨、黑的紫菜、黄的榨菜,又滴了几滴红的辣油,也算是一个五彩缤纷。喝了几口汤,身子慢慢出了汗,趁着劲又吃几个馄饨,“今天油条味道还行吧?”“有段时间不来啦。”“你比之前可胖一点了。”老板暂时停了会手头的活,和老主顾们插科打诨,几句寒暄,好不是“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喝下最后一口汤,全身无比畅快,和老板打了招呼便出门了。晨光已经覆盖了这座城市,它将自己切换成了现代化的快节奏模式,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奔波。作家汪曾祺说:“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我们走得越来越快,不妨慢一点,再慢一点,慢下来看看那细碎的人间百味,用那早市的烟火气,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一刻停驻和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