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核心业务 力拓外部市场

——上铁机辆公司大力推进自主生产检修纪实
综合新闻
  记者 朱明轩 优化产业分工
  布局、深入推进规范清理、健全配套工作机制、提升经营创效水平……近年来,上铁机辆公司依托非运输企业资源、市场和行业优势,聚焦实体突出主业,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推进机车车辆配件自主生产和检修等核心业务,逐步形成运输业牵引带动、非运输业延伸拓展的互促融合发展态势,实现运输业服务提质、降本增效,非运输业拓宽市场、增收创效,提升了公司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
  攻坚克难
  跑出自主检修“加速度”

  走进该公司铁路救援起重机维修基地,一台NS1600型进口救援起重机正在库内进行8年修作业,作业人员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进口配件的技术参数。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打破垄断。”该公司总经理金其炳说。维修基地充分利用每一次进口设备拆解检修机会,组织专人对各类部件进行分析梳理,通过逆向设计和图纸转化,逐步健全技术体系,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
  将经验形成工艺,让工艺形成标准。他们坚持做好各类机械设备状态、基础数据、故障类别等信息的写实积累,为检修规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现如今,该维修基地不仅能够承接多种型号国产起重机的8年修作业,还具备了NS1600型进口起重机8年修资质,成功突破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封锁。
  同一时间,该公司数字化制动夹钳自主检修基地内,10余名作业人员正与自动化流水线、机械臂机器人等智能化工装设备默契配合。存货架上,10余套检修完成的制动夹钳被整齐摆放,一旁的可视化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显示,该条生产线的日均产量达到16台,每标准组夹钳返修周期由自主检修前的25天缩短至5天。
  基地一角,还摆放着一些待安装的工装设备。“随着新型复兴号动车组的大量配属,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对自主检修线进行全面升级,使其能够满足更多型号制动夹钳的检修需求。”该检修基地负责人李俊文说。
  无独有偶,该公司上海动壹分公司在实现部分型号油压减振器的自主维修后,依然积极申请其他型号油压减振器维修能力评估,如今已成功取得18种型号的油压减振器维修能力评估合格通知书,在为运输业节约车辆运维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经营创效空间。
  下好自主检修先手棋,提高检修能力含金量。该公司在机车车辆及配件自主检修的道路上始终步履不停,聚焦运输业需求,积极与站段、主机厂等供应链上下游单位探索推进一体化经营,联合组建项目团队、开展合署办公,2023年24个自主检修项目累计节支3600万元。
  整合资源
  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4月2日,在该公司芜湖车辆分公司客车集便器检修生产基地内,又一批自主生产的客车集便器配件下线,顺利通过验收,被打包运往合肥车辆段。
  在该生产基地的动车配件生产区内,动车组集便器的配件研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越来越多的车辆配件实现国产化,不仅降低成本,质量一点都不输国外同类产品。”该分公司研发人员毛庆权告诉记者。
  非运输企业在资源、创新和研发等领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集便器配件,由该公司生产的动车组座椅、动车组空调滤网、客车轴温报警器、电子镇流器等机车车辆配件,也被广泛应用在集团公司和兄弟局集团公司配属的机车车辆上。
  不久前,拥有着近10年清洗剂生产经验的该公司芜湖车辆分公司动车组外皮清洗剂生产基地,完成了一处闲置厂房的清洁整备工作,准备迎接一批来自上海生产基地的动车组检修用清洗剂生产设备。
  “整合升级后,我们将拥有8条清洗剂生产灌装线,能够生产4大系列40余种型号的清洗剂产品。”该分公司副总经理杨世本说。为科学统筹资源配置,该公司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导向,按照专业经营、集约开发、规模创效等原则,将原先产品类型有重叠的部分企业,逐步进行科学整合,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聚焦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按下“加速键”。近年来,该公司精心打造的杭州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产业园、合肥机辆配件造修产业园、蚌埠集装箱门吊制造基地等一批产业基地先后投入生产,“五大产业园+三大造修基地”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逐步凝聚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南京南站、上海站、徐州东站、虹桥动车运用所等无人值守泵房内,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给水远程监控设备,正将供水设备运行时的液位、压力、电压、电流、扬水量、耗电量、余氯量等数据,实时发送至集团公司给水服务器,让各站段实现了生产指挥中心集中监测和现场设备远程管理。
  这项通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验收的设备更具“智慧”,能够将分散在各地区的无人给水所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以调度为中心的供水机组集中监测和远程管理,为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实时大数据支撑。如今,该系统已在集团公司管内60余个车站的给水泵房推广应用。
  向科技要效益,向数据要效率。点开该公司正在建设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测试版,安全、生产、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物资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集中整合,各板块流程精准有序,信息获取高效快捷,数据整合利用更加科学。
  在动车制动夹钳、动车油压减振器、救援起重机检修、轨道车检修等领域全面推广的工位数字化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安全生产,为关键岗位的按标作业增加了一道“智慧”保险。
  该公司研制的智能感应式客车上水装置,集自动卷管、智能消毒、感应式控制等功能模块为一体,已在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黄山北站、阜阳西站等各大客运车站累计投用超过1000余套,得到广泛好评。
  目前,该公司“走行式自动升降打磨吸尘车”等一批新课题被立项、“铁路里程和卫星定位的巡检管理系统”等一批优势项目的自主生产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托非运输企业的资源和创新优势,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孵化出来,成为助力现场安全生产的新质生产力,为非运输企业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了非运输企业的供应链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