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道》引导我走上写作之路

汽笛

  齐来明
  我与《上海铁道》报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可以讲,我是在《上海铁道》报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也从内心里感谢《上海铁道》报的编辑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关心和帮助,是他们使我热爱写稿、关注新闻。
  记得我在《上海铁道》报第一次发表的一篇稿件,是《铜陵站团委十年如一日组织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服务》的图片新闻。那时,互联网、局域网还不发达,写好的稿子还要通过邮局贴上邮票寄送或者车递,一篇稿子寄到编辑老师手上,需要花几天时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稿件寄给了编辑老师何慧兰。何老师接到稿件后,及时给我来电话,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鼓励我多写稿、写好稿,做一个有心人。当时我在团委工作,倍受鼓舞。
  从此,《上海铁道》报和一些地方报刊我每天必看,从中学习写新闻的技巧,也购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书籍来学习,想尽快理解和掌握要领,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局“北阜阳南铜陵”的繁忙春运令人瞩目,务工人员大迁徙既有“走出去”的意思,也有急于摆脱沉重耕作压力的冲动,但简单的“进城梦”、出去挣钱的意识也在务工人员中显现。为了写好新闻,我去采访务工人员,与他们交流,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使写出的新闻稿件,反映铁路部门为务工人员出行服务的真实一面。
  随着时间推移和岗位变动,在《上海铁道》报编辑老师的鼓励指点下,我发掘出一个个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几十年的铁路人的平凡事迹,一篇篇“手写稿”变成了铅字,《上海铁道》报的一版到四版,都有我的“豆腐干”。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新闻写作了。后来,无论我在什么岗位,我都把写新闻稿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了写好稿,我经常坐上十多个小时的“绿皮车”深入到小站职工中面对面采访,尽全力保证稿件质量。
  不久前,我和笔友王志武交流过。他说,我俩是《上海铁道》报的忠实作者和读者,也是朋友,是《上海铁道》报给了我们成长的舞台。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的美誉已压箱底,终成历史,偶尔翻翻,百感交集。我对《上海铁道》报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祝愿《上海铁道》报越办越好,成为职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