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好书】
悦读

根深叶茂杏花妍

——读《12306之恋——“时代楷模”单杏花纪事》
汽笛

  陈家玉
  阅读长篇报告文学《12306 之恋——“时代楷模”单杏花纪事》,不禁对榜样人物勤劳、质朴、担当、奉献、追求理想的优秀品质心生崇敬。
  单杏花出生在江西婺源的一个小山村。婺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故里,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单杏花的家乡,民风淳朴,老少明理。小杏花经常听孟姜女、薛平贵、牛郎织女等故事。故事演绎的真善美,在她的小小心田投射了晶莹的星辉。
  杏花读小学时,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片坟地。有一次,她被“鬼”吓着了。父亲对她说:“记住,一个人活得心里干净亮堂,就不会害怕什么。”
  单杏花的研究生是在华东交通大学就读的。校园里立着詹天佑铜像。每次望着铜像,单杏花都“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一路走进铁科院的单杏花,初心不渝,带领团队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致力研发“12306”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如果说吃苦是一位成功者的必修课,那么单杏花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扎实、非常透彻。”她从六七岁开始,每天要做饭、扫地、洗衣服、打猪草、照顾弟弟,还要帮体弱的妈妈做地里的活,清明节上山采茶;读初中时,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劳动:种植水稻、栽培茶叶、养殖鱼和猪。从家去学校需要翻越三座连绵的山峰,来回六十多里地,攀登崎岖的山路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按照单杏花的话说,那里的山是她“走出大山的起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故而,矢志攻克旅客买票难题,单杏花一直有不畏艰难的坚定和自信。
  逢年过节,单杏花都要做一道家乡菜:豆腐炖小鲇鱼。第一次吃到这道菜,是高中班主任孙老师招待她父亲的时候。孙老师教数学,他发现单杏花的数学潜质,选她做数学课代表,激发她的数学兴趣。那天,父亲来到县城,给住校的单杏花送咸菜。孙老师留父亲吃饭,在小饭店点了豆腐炖小鲇鱼。这是单杏花从小到大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道菜,也是她后来常常回忆的美味。孙老师告诉她,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颗谦逊和善良的心。可以说,走出大山的单杏花喜欢与计算机打交道,与12306结缘,真的不能少了“豆腐炖小鲇鱼”。
  因此,当考上大学的单杏花第一次乘火车去西安的学校报到,在黑压压人群的车站广场,排了一天一夜的队,才买到第三天的车票;红着脸求别人连推带拽帮自己爬进绿皮车厢;挤在人缝中“金鸡独立”13个小时到南京;渡江乘临客两天两夜到达西安时,心想“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20多年,单杏花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为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为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水有源,树有根。《12306之恋——“时代楷模”单杏花纪事》再一次告诉我们:一朵花儿的芬芳,一定来自生长的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