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清道夫”

铁路纪实
  丁畅
  “今晚浙江部分地区将迎来强降雨……”4月12日一大早,我刚刷到这条新闻,工长的电话就紧接着打了过来,通知我返回工区待命,随时准备出巡。当我赶到工区时,工长正在做抽水机的热备工作,副工长曾旭招呼大伙儿一块清点机工具。
  早上8点30分,苏溪站雨量计报警,不出十分钟,我们便带好铁锹、四齿耙、砍刀火速出发。曾旭带领班组冒雨出巡,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防洪出巡,他叮嘱我要格外小心。登记汇报进网后,向清凯与周楠二人留在三级防洪点驻守,曾旭带着我们沿着巡查路径前进,逐个检查风险地段。在甬金线K177+500的沿线堤坡上,一股急流汹涌而下,冲刷着沿途的泥土,有侵入铁路限界的风险。我们接近隐患地点,确定急流的原因是降雨量过大,加上排水槽堵塞,形成了撞击挡水槽分岔的湍急水流。曾旭上前,将耙齿戳向堵塞物,挥动四齿耙撕开泥浆,堵塞物很快就被清除了,水流顿时就小了下去。
  刚刚排除了一处隐患,对讲机里又传来了K181+364通道门附近排水槽堵塞的消息。大伙儿赶到隐患地点时,发现附近堆积的藻类和树枝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堰塞体。曾旭踩着旁边的混凝土台,小心翼翼地向下探去。我模仿着他的动作,用耙子尖去钩取堵塞物,但耙齿却卡在了树根中,不断打滑。“手腕用力,不要硬来。”他握着我的小臂,引导我施力,一团缠绕着塑料袋的枯枝突然松动,激流猛地从我腿边冲过,让我一个踉跄,还好旁边的曾旭眼疾手快,一把扶稳了我。清理掉水沟里一些大块的堵塞物,水流通畅了许多。而槽中间的空隙,用铁锹和四齿耙操作也不方便,看着越来越高的水位,曾旭决定直接下水用手清理,我们在后面时刻准备接应。他用耙齿钩住栏杆,用力拉了拉,确认牢固后便踏入了洪流中,他用布满老茧的手在堵塞处东拉西拽,扯掉主要堵塞物之后,水位肉眼可见下降了,排水变得通畅许多。我也在一旁接应,将曾旭荡过来的身形稳稳接住。
  随着降雨变小,阳光也刺破云层照了过来,曾旭带领大伙出网。回程路上曾旭拍了拍我肩膀说:“小伙子头一回防洪就碰上硬仗,但是表现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