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虎彬 文/图
上高中时,我就像一颗失控的“气球”,体重一路飙升,毫无节制。那时的我,每天都在美食的诱惑下迷失自我,炸鸡、汉堡、奶茶成了我生活中的“常客”,体重也像坐上了火箭,一路狂飙。到了大学三年级,我的体重已经飙升至153.5公斤,臃肿的身体让我行动困难,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连弯腰系鞋带都成了“高难度动作”。更糟糕的是,身体健康也亮起了红灯,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异常指标”让我触目惊心。我时常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也变得低落。周围同学的目光和窃窃私语让我如芒在背,我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茧”中,无法挣脱。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人生将被肥胖彻底吞噬。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开始接触健身。我买了一本健身杂志,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研究上面的健身计划和饮食建议。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刚开始的时候,我连最基本的深蹲都做不好,每次运动几分钟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去健身房,跟着健身计划做有氧运动,结果没坚持几分钟就累得瘫坐在地上,看着周围那些健身达人,我感到无比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运动天赋,是不是这辈子都摆脱不了肥胖的阴影。
体重的反复波动更是让我陷入了迷茫。有时候,我严格按照健身计划执行,一周不吃零食,每天坚持运动,结果体重却纹丝不动,甚至还会反弹。有一次,我连续两周坚持健身,每天只吃蔬菜和少量的鸡胸肉,运动量也增加了不少,可体重秤上的数字却从145公斤涨到了147.5公斤。那一刻,我几乎要崩溃了,我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喊:“为什么这么努力,却一点效果都没有?”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甚至想过放弃。
但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开始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慢慢走出误区。我开始在网上查阅各种健身和饮食的知识,加入了一些健身论坛,和大家一起交流经验。我发现,健身并不是简单的节食和盲目运动,而是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我尝试计算每天的热量摄入,根据自己的基础代谢率和运动量,合理安排饮食。我学会了用鸡胸肉、西蓝花、糙米饭等健康食材搭配出美味又低热量的餐食,告别了那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在运动方面,我尝试了不同的运动方式,从简单的快走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加入慢跑、跳绳和力量训练。每次运动前,我都会认真查看动作要领,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姿势,确保能够正确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虽然运动的过程依然很艰难,但我开始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每次运动后,虽然累得精疲力竭,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
我开始调整作息,每天10点半入睡,6点半起床。充足的睡眠让我的身体恢复得更好,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身中。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健身的恐惧和抵触情绪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期待和热爱。每次运动后,身体分泌的多巴胺让我感到无比愉悦,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让我充满了希望和动力。我开始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坚持,我的体重从153.5公斤降到了85公斤,现在稳定在100公斤,但我已经不再纠结于数字,而是更注重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我学会了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不再盲目追求快速减重,而是注重健身的过程和体验。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瑜伽、游泳、登山等,让健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不再因为体重的波动而焦虑不安。
健身让我明白,改变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坚持。每周减重0.5公斤,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最终带来了惊人的蜕变。现在的我,不仅拥有了更好的体型,更收获了自信和自律。我从一个自卑、迷茫的胖子,变成了一个自信、阳光的健身达人。我开始敢于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的身体,敢于穿那些曾经不敢尝试的衣服,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健身不仅改变了我的身体,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健身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动起来,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