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秀 张婷婷/文 指导老师:陆应果
去年7月19日10时,派河港物流基地汽笛长鸣,一列装载22个光伏逆变器集装箱的列车缓缓启动,经上海芦潮港中转后,漂洋过海抵达泰国。这列看似普通的班列,承载着合肥物流中心半年营销攻坚的成果——成功将全球光储龙头阳光电源的逆变器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
作为出货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的光伏巨头,阳光电源的逆变器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7年投产以来始终通过公路运输。“客户用了20多年的运输方式,哪能轻易改变?”合肥物流中心营销经理候忠成回忆初次拜访时,对方一句“我们习惯公路运输”,让洽谈陷入僵局。
但市场嗅觉敏锐的铁路人没有退缩。“哪里有需求,就朝哪里行动!”合肥物流中心迅速组建营销专班,变“等货上门”为“上门找货”。为打消企业对运输安全和效率的顾虑,铁路团队量身定制全链条解决方案:成立专项小组承诺“优先安排、承运、组织、装卸、挂运”;针对逆变器型号差异,精准匹配不同规格平板车;创新采用特制加固带和三重包装扎带工艺,确保运输零损伤;推出“门到站”短驳服务,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20次登门拜访,半年反复沟通,诚意与专业终于打动客户。首列班列发出时,阳光电源负责人感慨:“铁路不仅算出了真金白银的成本账,更用全流程服务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下一步,阳光电源拟通过派河港物流基地多式联运运输逆变器约1000台,预计节省成本近500万元,成功开辟出一条从内陆到全球的光伏运输新通道。
这场“破冰之旅”,见证着铁路货运从“站到站”到“门到门”的服务升级,更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