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有序的吊装作业

现场直击合肥铁路物流中心派河港物流基地光伏产品运输吊装
专版
  通讯员 张禹泽 伍斯琦/文 指导老师:陈一羽
  5月20日,晌午时分,阳光斜洒在合肥铁路物流中心派河港物流基地。作业人员正严格按照F-TR锁型吊装作业流程,完成平车状态检查、确认锁头处于开锁位并与吊装设备完成参数校准,随后,机械臂依据作业指令,精准操控吊具定位,将光伏逆变器包装箱与F-TR锁头的连接孔位精确对齐。现场指挥员通过对讲机持续下达指令:“注意角度校准!右侧吊具下降20公分。”在规范的吊装速度控制下,每箱光伏逆变器在缓冲泡沫板的防护中,被机械臂匀速平稳放下,直至锁头完全咬合到位。
  光伏产品因其材质特殊,运输过程中怕挤压、易碰撞,如同“娇弱的婴儿”,运输难度极大。面对光伏产品运输的高要求与铁路运输的天然优势,合肥物流中心敏锐捕捉到其中的契合点,构建起全流程精细化运输体系。在车辆选用方面,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车货适配”原则,针对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光电极板,精心挑选棚车,通过多次测量与比对,让车厢高度与货物尺寸完美契合,大大降低了光电极板进出车门时碰撞受损的风险。而装载环节,工作人员在车厢四壁加装5厘米厚的缓冲泡沫板,将每一处缝隙仔细填充,为光电极板穿上一层柔软的“保护衣”。同时,选用质量好、松紧适度的加固带,将货物牢牢固定,防止在运输途中发生位移。对超规格极板,通过定制方案,确保特殊货物也能安全“上车”。
  “去年,合肥北物流基地不仅光电极板运量位居全局第一,还拿下了装车破损率全路最低的好成绩。”合肥物流中心营业部工程师张咪咪自豪地说,“更重要的是我们积极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通过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绿色运输模式,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就拿合肥到金昌的专列来说,比公路运输少跑40个小时,碳排放减少200多吨,相当于种下1.2万棵树。”去年,合肥物流中心共计发运光电极板11192车,发运总重量达32085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