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国际班列开行超7000列

要闻
  本报讯(记者 刘艺)6月13日,一列满载62个40英尺集装箱、共计1767吨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的国际货运班列,缓缓抵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这批过境小麦在连云港口岸首次采用国际海铁联运“一箱到底”运输模式,经过海运发往越南海防港,标志着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计开行国际班列突破7000列。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第一个实体平台。该基地自2014年5月19日运营国际班列以来,已开行中亚五国以及中吉乌、中蒙、中俄、中土(跨里海)等6条班列通道,给沿线各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也是哈萨克斯坦小麦过境中国的唯一离境口岸,2017年首次将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过境发往东南亚市场,打通了哈萨克斯坦粮食过境的安全大通道。为提升海铁联运效率,集团公司与连云港港口集团、连云港海关、中铁集装箱上海分公司等部门企业密切协作,建立联合作业模式,共同打造“一体通关”、“车船直取”零等待、“保税+出口”混拼等过境班列开行新模式,实现“信息预报、装车计划、货票确认、编组发车”等统一调度,确保信息共享全覆盖、作业对接无缝隙,畅通路港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缩短了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在东南亚国家的交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