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卿
今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特别强调:关爱劳动者心灵健康。当我们惊叹于高铁的速度时,更需看见时速背后的“心灵时速”。那些在深夜调度室里强打精神的双眼,在暴雨抢修中紧绷的神经,都在呼唤科学的心灵健康守护。
今天你好吗?我们来关注铁路职工心灵舒适度。
凌晨核票的列车员、暴雨中抢修的信号工、经常错过团聚的双职工家庭……高压、高应激的工作模式,正在催生独特的职业心灵压力:有人听见手机振动就误以为调度呼叫,有人面对家人时突然沉默失语,甚至有人休假时产生强烈无意义感。这些“心灵钢轨变形”预警现象背后,是职业特性对身心平衡的持续挑战。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第一责任人,如何放松心情呢?
比如,放松训练:选择安静环境,缓慢鼻吸口呼,5分钟内可使心率下降。
音乐疗愈和正念冥想:下载舒缓音乐,在午休时闭目聆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碎片时间调节法:利用列车停靠的几分钟,通过呼吸锚定法——专注感受呼吸时胸腔的起伏,将注意力从工作压力中抽离,就能快速缓解焦虑。
54321情绪急救法:当情绪濒临崩溃时,说出5种看见的颜色、4种触摸的质感、3种听到的声音、2种闻到的气味、1种尝到的味道,通过激活感官系统,重建大脑对情绪的控制力。
每个精准停靠的站台、每段安全运行的轨道,都离不开铁路人清醒的判断和稳定的情绪。一句“今天你好吗”的问候,胜过千言万语。它是一种无声关怀,是企业对职工的温情注视,更是用“心”护“轨”的责任共识。下次在站台上遇见匆忙的同事,不妨多停留一秒,用目光交汇时的微笑,让心灵在钢铁轨道间,开出柔软之花。
集团公司劳动和卫生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