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知识】

梅雨季健康小贴士

生活
  贾良庆 王润雅
  近日梅雨季,集团公司管内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特点凸显,为保障铁路旅客、职工及家属“舌尖上的安全”,现将一份健康小贴士整理如下:
  梅雨季节要注重食品安全,干货、零食开封后若未密封或贮存不当,24小时内可能因吸湿发软,受潮变质。米袋、面粉桶若未离地存放,潮湿环境易吸引米虫,造成二次污染。熟食在常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病菌数量容易激增。
  为保障饮食健康,餐饮单位人员和家庭成员要开展全流程自查:全面开展场所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温湿度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对受潮、淋水导致变质腐败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和食品,一律清理、下架、销毁。后厨排水沟需每日疏通,防止霉菌滋生。
  此外,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专用刀具,生肉、蔬菜分开。专用冰箱,成品、半成品分层存放。烹饪时禽肉、海鲜需确保中心温度载在70℃以上,熟食在常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
  干货保存技巧:花椒、八角用纱布包好放入米桶防蛀,面粉、奶粉装入密封罐后放置于阴凉、干燥场所,避免靠墙受潮。
  剩菜处理原则:定期清理冰箱、橱柜。凉菜不留存,热菜需在出锅后1小时内冷藏,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至沸腾,冷藏超过48小时的食品建议丢弃。
  职工及家属外出就餐要把握“四看”原则:
  看资质:选择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公示在显眼位置的餐馆,拒绝流动摊贩。
  看脸谱:优先选择张贴绿色“大笑”脸谱标识的A级餐饮单位(代表食品安全等级最高)就餐。
  看菜品:避开凉菜、水果拼盘、生鲜海鲜等高风险品类,发现菜肴有酸馊味、异色或异物时,立即停止食用。
  看票据:保留消费小票或电子订单,若餐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及时正确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