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光
徐州机务段检修车间现有职工403人,设5个作业区、22个生产班组,现有工种近30个,具有岗位多、工种杂、人员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该车间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新模式,注意收集整理“身边事”,查找分析“身边问题”,用好发生在职工身边的“活教材”,以“实景课堂”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职工现身说法,震撼职工心灵,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干部深入包保班组宣讲
“去年6月份,我们班组职工使用四钩吊具吊运6吨多重的配件时,因起吊前没有认真确认吊钩状态,起吊后不久发生吊钩脱钩险情,险些造成人身伤害……”6月17日上午,在车间走行一组学习室内,车间主任宋道生利用班组“岗前一刻钟”,到包保班组宣讲去年曾发生在班组作业现场的险情,一些亲历的职工至今仍心有余悸,回忆当时险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6月初,按照段“安全生产月”活动重点工作通知要求,车间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将“安全教育引导”作为工作重点。车间安全专职李凡茂将近年来发生在车间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伤害、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20余件问题或险情进行详细梳理,编制了图文并茂的《检修车间“安全生产月”宣传资料》。车间11名干部与车间22个班组开展结对包保,通过班组早点名、完工会、交接班等时机,由包保干部向班组职工进行面对面宣讲,并进行座谈交流。
说起包保干部安全宣讲,行修组工长任孝虎感触深刻:“看了血淋淋的车辆伤害事故视频,感到非常震撼。我们日常上道作业多,如果不能严格执行过道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身说法防范“安全陷阱”
不久前,天车组职工韩艳得到车间200元奖励。5月29日上午,设备车间维修工到检修车间进行柴油机升降台维修,韩艳用5吨吊钩吊运3吨多升降台,却一时无法吊起。设备维修工要求更换30吨大钩起吊,被韩艳拒绝,她认为一定是升降台与吊具之间存在“霸劲”,便让设备人员进一步查看调整,果然发现吊具存在的问题,避免了贸然起吊可能导致的起重伤害事故。
在天车组的安全座谈会上,韩艳回想起两年前的吊物经历,她觉得正是那次吊物风险给她上了一课:当时,轮对组准备吊运一台机床,班组使用一根较粗的铁棍插在机床中间的孔洞中,两钩吊具挂在铁棍两端,由于机床被异物卡住未被及时发现,韩艳操作天车感到起吊困难,结果铁棍被吊弯,天车的吊钩滑脱甩出,险些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从那以后,韩艳吊运大部件时一定试吊,起吊困难时,提醒地面人员进行复查。
在车间的大力动员下,各岗位职工纷纷现身说法:电焊作业消防安全隐患、机车架镐作业高处坠落安全隐患、设备使用机械伤害隐患……职工们回顾自己作业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惊险镜头,剖析产生险情的原因。一个个身边的事例让职工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提醒职工有效防范作业中遍布的“安全陷阱”。
边查问题边抓规范管理
近期,车间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两名职工在起重作业中存在违章现象,全部纳入车间6月份考核。李凡茂说:“天车吊物安全风险大,必须实行专人指挥,如果多人参与指挥,极易出现吊物安全隐患,给地面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保证天车吊物安全,车间进一步细化天车操作工“十不吊”具体范围和要求,同时为地面指挥人员统一配备天车指挥标识袖章,规定指挥人员指挥天车时,必须佩戴天车指挥标识、做到持证上岗,并按规定手势指挥,现场检查一旦发现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一律对标落实考核。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车间一方面纠正违章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从管理上查找短板弱项,及时补强管理措施,通过规范管理从源头化解风险。
车间北侧的电动自行车棚,日常停放职工电动车近300辆。近日,检修车间在检查中发现部分电动车有充电器外观破损、线路铜丝裸露等问题,存在触电伤害和火灾安全隐患,检查人员在充电器上张贴“火情隐患整改通知单”,进行安全提醒。为保证车棚内每一台电动车都能规范充电,除检查提醒外,车间还在车棚两端醒目处张贴公告,明确充电规范,并组织班组安全员利用班组微信群进行宣传,组织全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