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货物 张逸力/口述 管荣月 采访/整理 王鹏/摄
张逸力:杭州物流中心安全质量部经理,集团公司安全标兵。
在安全管理中,我和团队一起规范岗位作业,推行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结合部问题,确保货运安全。
我坚持“专业主导、实用严谨、适新应变”的原则,组织修订完善了岗位作业指导书和货运作业模块。在修订过程中,我们深入现场与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确保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模块既符合专业标准,又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进一步明确货装工作中各岗位的作业标准,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为物流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以及货运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大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流程更加清晰,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保障现实安全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动态研判货运工作中的各类变化风险。我深知,风险无处不在,只有提前预防、超前防范、源头治理,才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去年有一段时间,台风频繁来袭,杭州物流中心作为受台风登陆影响最直接、范围最广的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严格落实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落实加固货场设施、转移易损货物、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等措施。最终,成功抵御4次台风对管内各货场的影响,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那一刻,我深感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货运组织改革过程中,我敏锐地意识到,物流中心与车务站段等兄弟单位的结合部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开始影响货运安全管理基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业余时间梳理物流中心及相关站段在近几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考核数据,构建了结合部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结合部安全风险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通过科学的方法编程运算,最终确定6大风险类别38个安全风险顶点的权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结合部安全风险卡控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结合部的特点,优化作业流程,加强人员培训,显著提升该区域的安全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后,结合部的安全问题有效减少,货物运输更加顺畅,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提升,相关科研成果荣获第三届“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努力的认可。
回顾过去,我觉得是对货运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的热情,以及坚定的信念,让我走出了自己的安全工作之路。展望未来,我希望传承上铁人的优良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安全管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