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

烈日炎炎检修忙

综合新闻
  通讯员 陈哲 任精伟
  6月18日9点,淮南站线3号桥梁上空骄阳似火,地表温度直冲40℃。桥梁上机具的轰鸣声与桥下水渠清淤的作业声交织,合肥工务段合肥桥隧车间党支部17名党员骨干,正抢抓列车“天窗期”,打响淮南线设备创优攻坚战。这座服役超30年的桥梁是阜阳、杭州枢纽连接合肥东站的核心通道,肩负着华东地区物流组织、物资运输的重要使命。
  “先除浮锈,再用砂纸磨平。”党员王飞半蹲在离地近10米的钢支架下,边示范边叮嘱。砂纸与钢梁摩擦发出细密的“沙沙”声,铁锈粉末簌簌落下。
  年轻党员郜新宇左手提油漆桶,右手拿油漆刷在钢架上细致地刷抹,手臂扬起时,刷子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划出一道道银亮的弧线。没一会,郜新宇脸上的汗珠就直往下滴,工装也晕开一圈圈深色汗渍。
  桥墩顶部仅1平方米的作业空间内,支座整治组技术骨干张硕蜷身趴在垫石上,腰间安全绳紧扣防护栏杆。“扳手递给我。”他的声音在燥热的空气中略显沙哑。队员们侧身挤进狭小空间,左手探摸支座位置,右手操作扳手对螺栓进行紧固,每一次拧转都需凭手感校准力度。完成螺栓紧固后,张硕取出黄油,用刷子均匀地将油脂涂抹在支座缝隙。
  桥下水渠中,青年党员邱旭率队身穿厚重的防水皮裤,脚踩及膝深的淤泥,铁锹入土时发出“噗嗤”的闷响。“这边涵洞口堵得严实,得用手掏。”他弯腰钻入涵管,徒手抠出缠绕的塑料袋与树枝,污泥瞬间糊满双手。队友毕井江紧跟其后,铁锹猛地插入淤泥,用力一撬,大块垃圾应声而出。“注意脚下,别踩空!”邱旭提醒着,手中铁锹上下翻飞,污水溅上肩头,防水皮裤内也早已热气蒸腾,工装被汗水与污水浸得透湿。
  11时30分,作业结束,突击队员们摘下安全帽,脖颈处晒痕与油污交织。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整治,党员突击队完成126.2米圬工桥钢支架的除锈涂漆任务,对240处桥梁支座进行了全面“体检”,共疏通排水沟2处、清淤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