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北站:绘就皖南新坐标

专版
  崔雅君
  绩溪北站,这座总建筑面积11988平方米的枢纽站,以“古徽新韵”的建筑风格矗立在皖南群山间,5台14线的站场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其钢构坡屋面与玻璃天窗相映成趣,宛如一座连接古今的时光之门——作为合福高铁、杭昌高铁、宣绩高铁的交会点,绩溪北站已成为皖南地区当之无愧的交通心脏。
  从山城到枢纽的变迁
  “现在去合肥,高铁最快1小时12分钟就到,比坐汽车快了整整3小时。”绩溪居民陈芳翻出手机里的购票记录,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首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十年间,这条钢铁动脉将绩溪到北京的行程从绿皮车时代的26小时压缩至5小时43分钟,到福州更是不足4小时,“朝发夕至”的梦想化作现实。
  随着2024年宣绩高铁的贯通,绩溪北站的辐射力进一步延伸:每日近百趟列车往返于杭州、合肥、南京、上海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形成“1小时邂逅西湖烟雨,2小时品味金陵鸭香,3小时揽尽闽山云海”的快捷交通圈。
  在北京读博的绩溪学子李哲对此深有感触:“2015年我第一次坐高铁回家,发现车厢里很多都是从徐州、济南、北京、天津过来的游客,他们专程为龙川景区的徽派建筑而来。”截至目前,绩溪北站累计发送旅客超450万人次。
  高铁激活文旅新活力
  从绩溪北站出发,公交30分钟可达白墙黛瓦的龙川景区,马头墙在晨雾中勾勒出水墨轮廓;40分钟车程便抵徽杭古道,青石板路上还留着明清商队的足迹。这种“一程多站”的漫游模式,让游客既能清晨在巢湖之滨观渔舟唱晚,又可午后在黄山之巅揽云海入怀,或于黄昏时到武夷山下啜饮岩茶,合福高铁用时速300公里的画笔,将地理距离绘成了时空卷轴。
  “现在从合肥到福州,高铁3小时就到,比我十年前开车快了整整7小时!”在绩溪北站的候车室里,合肥商人张磊感慨道,“当时我带福州客户来绩溪考察徽菜供应链,路上还担心时间太赶,现在高铁让商务洽谈实现‘当日往返’。”
  “好多朋友为我发的徽州美食朋友圈点赞!”26岁的杭州大学生陈雨婷举着手机展示刚拍的臭鳜鱼。当天她乘坐10:18的D2101次列车出发,11:27抵达绩溪北站,开始“美食突击”:胡适一品锅、毛豆腐、炒粉丝……再乘坐17:44的G7314次列车返程。这种“高铁美食一日游”模式,如今在年轻人中已成风尚。
  绩溪北站依托合福高铁“最美高铁线”优势,深耕团体营销激活客运潜力。针对旅游团、企业团建、研学群体,以徽州文化为主题开展线上推广,与定点旅行社联动售票并建立旅客信息收集机制。十年来,该站通过不放过每一次营销机会,推动客发量与客收持续增长。
  服务编织温情网络
  “请放心,我们已经为您规划好了进站路线。”在绩溪北站候车室,副站长王慧君正通过视频连线她经常服务的“熟人”。这位有着18年铁路工作经验的副站长,从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起就扎根黄山片区,2024年调任绩溪北站副站长后,将“毫米级服务”理念带到了这座新枢纽。
  “2015年开通首日,我们遇到过一位抱着婴儿的妈妈,当时母婴设施还不完善,我把自己的休息室腾出来给她用。”王慧君说,“现在的母婴候车室配备恒温奶器、消毒湿巾,还有哺乳隔间,这十年的变化,就像从‘解决有无’到‘追求品质’的升级。”
  今年春运期间,亳州旅客马女士在候车厅遗失了装有4000元现金和重要证件的背包,王慧君通过铁路实名制系统、地方派出所联动,辗转2天终于联系上失主,后来马女士特意寄来锦旗表示感谢。
  合福线通往海峡西岸,杭昌线连接江南水乡,宣绩线融入皖江城市带。十年前,这里是被群山环抱的小城驿站;如今,日均2000人次的客流、月均620万元的客收,让它成为长三角“轨道上的城市群”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当暮色中的G2566次列车鸣笛启程,一路北上,这是一个县域在高铁时代的蓬勃心跳,载着古徽州的千年文脉,驶向更辽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