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安徽智造”快速出海通道

——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助力新能源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纪实
要闻
  记者 刘艺 通讯员 刘海 
  初秋之际的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几台巨型塔吊忙碌地挥舞着双臂,股道上一列列货物列车整齐待发,一辆辆“安徽智造”新能源汽车鱼贯而入,开进JSQ双层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中,从这里发运至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市场。
  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1.33万辆,登顶全国第一。合肥铁路物流中心瞄准这一“风口”,在派河港、下塘集、合肥北铁路物流基地推出“安徽智造+便捷物流”新能源汽车出海模式,打造新能源汽车从主机厂生产车间到全球化市场的快捷物流通道。截至8月底,该中心今年已将24.89万台“安徽智造”新能源汽车运送出海,同比增长8.23万台。
  火车开到车企“家门口”
  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一条5.2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蜿蜒至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头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所在的合肥下塘汽车工业园区,铁路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这里实现“无缝衔接”。
  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合肥营业部主任张帮民介绍:去年10月投入运营的下塘集铁路专用线铺到了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汽车车企的“家门口”,从主机厂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十几分钟就能运抵铁路货场,省去中间短途接驳时间和成本,为车企节省出短驳运费,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以往,安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从主机厂下线运至铁路货场需经公路短驳转运,转运过程中的“装车—卸车—装车”不仅单程耗时长,而且存在受损风险。如今,铁路专用线接入下塘集汽车工业园区、派河港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压缩了新能源汽车从主机厂到铁路货场的时空距离。该中心借助铁路专用线便捷通道,推出“厂站直通”的运输模式,缩短新能源汽车运输时间,取得“零换乘”的装运效果。
  在集团公司协调下,合肥市政府不仅拓宽派河港、合肥北周边的公路连接线,还在重点新能源车企周边设置物流专用通道,提升新能源汽车出海运输的效率,比亚迪、长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依托主机厂周边密集的高速路网与城市快速路,形成直达合肥派河港的“半小时集港圈”。蔚来汽车物流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采用‘定点发车、循环运输’方式,每批新能源汽车下线后,快速接驳公路物流网络,通过专用物流通道直抵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实现‘车到即装船’‘车到即装车’快捷运输时效。”
  汽车装进“五定”中欧班列
  在一阵阵轰鸣声中,几台巨大龙门吊有序装卸着集装箱,一辆辆满载新能源汽车的JSQ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整装待发,这里是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合肥中欧班列的始发站,也是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枢纽。
  合肥东站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货物列车运行状态与编组信息,车站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精准安排每辆货物列车的发车时间和路线,确保中欧班列按时抵达目的地。一位合肥物流企业负责人介绍:“从合肥到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只需要12到15天,相比传统海运方式节省了近一半时间。”
  7月23日,一列满载新能源商品车的国际联运专列在下塘集铁路专用线鸣笛启程,奔向霍尔果斯口岸,该中心组织的国际联运专列在下塘集铁路专用线成功首发,为“安徽智造”新能源汽车出海开辟一条通道。
  针对每趟运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与国际联运专列,该中心在实施多式联运模式同时,推出“定点、定线、定班、定时、定价”的“五定”优惠运输政策。如今,客户只需下个订单,他们就能为车企提供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到海外客户手中的“一站式”物流方案,实现“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把新能源汽车出口至欧洲的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截至8月底,该中心今年通过中欧班列发运新能源汽车已累计256列。
   新能源汽车“出厂即出海”
  站在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远望,在宽阔的汽车堆场上,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列队,驶入JSQ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中,这些新能源汽车随后将运抵中欧中亚地区,开启漫漫“出海”之旅。
  该中心与中铁特货成立项目运营团队,联手破解厂家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共同设计完成低货位装运汽车辅助设施和高站台平板车辅助对接的装车方案,催快了新能源汽车飞快驶入JSQ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的车轮。
  在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满载“安徽智造”新能源汽车的货轮定期起航、驶向全球市场。该中心推出的“安徽智造+便捷物流”快速出海模式与合肥完善的立体化物流网络,助力新能源汽车快速抵达欧美、东南亚市场,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出厂即出海”,提升了“安徽智造”新能源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