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里的抢修

铁路纪实
  伍斯琦
  9月21日23时10分,夜色渐浓,多数人早已在睡梦中卸下一天的疲惫。合肥房建公寓段给水项目三部内,青年工长戚福康正在分析设备运行记录。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值班室的宁静。“合肥站供水管道压力不稳,可能影响供水,请立即处置!”安全生产指挥分中心打来电话,戚福康立刻应声:“收到!”他迅速起身,甩了甩头驱散掉一丝困意。
  23时15分,戚福康一路小跑着抵达泵房,额头上沾着一层薄汗,胸口还微微起伏着。刚推开门,他便察觉到了异常:平时水泵运行的声音平稳规律,今天却忽大忽小,甚至会突然中断几秒。“这肯定是管道压力出了问题,才让水泵跟着一会儿开、一会儿停。”他做出初步判断。紧接着,他走到远程供水监控系统前查看,屏幕上显示的水泵启停次数,和管道压力波动的频率完全吻合。“监控系统没问题,数据是准的,也不是控制柜出了问题。”排除了另一个故障点,他顺手抹了下鼻尖的汗,眉头还微微皱着。
  23时17分,为了进一步确认情况,戚福康联系到负责用水管理的工作人员:“最近有没有出现突然大量用水的情况?”对方否认:“和平时一样,都是正常用水。”也不是用水过量导致的压力波动,那故障到底出在哪?戚福康顺着供水管道仔细检查,凑近远传压力表一看,发现表针转动得特别慢,波动幅度也很小,明显反应滞后。他皱着的眉头忽然松了些。
  23时20分,戚福康综合分析后,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是这个远传压力表坏了!它无法把准确的压力信号传给控制系统,才让系统‘犯了糊涂’——该启动水泵的时候没启动,该停泵的时候又没停,才导致了压力不稳。”考虑到深夜用水需求相对平稳,并且不能影响合肥站的正常供水,他迅速定下方案:先手动设定一个稳定的频率,让水泵正常工作,保证供水不中断,同时抓紧更换压力表。戚福康动作麻利地开始操作:拆旧表、装新表、仔细调试,每一个步骤都又快又稳,生怕浪费一秒钟。泵房内的闷热裹着机械运转的热气扑面而来,他脖颈后的汗水顺着衣领往下淌,贴在皮肤上黏糊糊的,可他所有注意力都攥在手里的器具上,没有半点分神。
  23时30分,安装调试完毕。戚福康观察了几分钟后,“现在系统恢复自动运行,所有表数显示正常,水泵也运行正常!”他长舒一口气,对着电话那头汇报。不远处合肥站的候车大厅内,一位旅客正用蒸腾的热水沏了一杯茶,满意地抿了一口,缓解着夜间候车的疲惫。在这个夜晚,戚福康用专业与坚守为旅客们带来了不为人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