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许聪
“暴雨下了一整天,总算歇了。”南京电务段宣城高铁信号车间青年突击队队员韩坤锋拎着工具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半干的石砟路上。鞋子踩进积水,发出“咯吱”声响。他包缝里支棱出半截吹风机软管,随着步伐一晃一晃。
“所以咱们才需要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设备隐患。”我话音刚落,肩头的对讲机里传来在室内调阅监测的队员王宇乐略显焦灼的声音:“队长,X1出站信号机LU线绝缘跌破阈值10兆欧,得赶紧去处理一下。”
我们立刻加快脚步,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工具赶往现场。信号机漆黑的机柱泛着冷光。刚拧开机构螺丝,浑浊的水流便顺着螺纹孔汩汩冒出。
“嚯,这机构箱里跟水帘洞似的。”韩坤锋立刻把棉纱堵上去,水流顺着他的工装裤腿蜿蜒而下。
“机构内部进水,水汽影响到接线端子了。”我取下头灯往里照,导线上凝结的水珠映出细碎光斑,“得先把机构内部的积水排干净,不然擦干了水汽也是白搭。”
我们分立两侧。我半跪着清除积水,韩坤锋举着吹风机保持40厘米距离来回扫动,热风卷着水汽在雨夜里升腾成白雾。“我把风力加大,对着里面看能不能把积水吹出来。”韩坤锋调整吹风角度,积蓄在机构底部的雨水慢慢涌出,在地面汇成汩汩细流。
这时,对讲机里传来王宇乐的声音:“加油,绝缘值开始回升了!”
我打开信号机下方的电缆盒仔细检查,确认内部干燥无恙后,又用吹风机对着钢制机构内部细细吹拂。温热的气流在金属腔体内盘旋,将潜藏的湿气一点点驱赶出来。吹风机嗡嗡作响,韩坤锋关注着时间,不时向室内询问微机监测数据的变化。
终于,对讲机传来令人心安的声音:“室内报告,绝缘数值已稳定在正常范围!”
隐患消除,但我们并未松懈。韩坤锋仔细检查信号机机构边缘的密封状态,他接过我递去的密封胶泥,手指沿着箱盒接缝处细细按压,像在给钢铁缝制雨衣。
天色渐白,最后的绝缘测试显示数值稳定在大于20兆欧。我先行走回监测室,对全场的设备状态进行再一次的安全确认。韩坤锋标志性的爽朗笑声从走廊传来:“哈哈,还好咱们反应快,没让问题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