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架换个妆

汽笛
  阮鉴祥
  自从有了独立的书房,我书架上的书日渐增多,几乎到了“书满为患”的境况。
  书架上众多的书籍,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长年的积累。我自小家境贫寒,没有值钱的家具和物件,唯独书很多,主要是父亲和兄弟都爱读书,经常买旧书、收旧书,散落于各个角落的书后来都陆续进了我的书房。二是各方的馈赠和购买。尤其到宣传部工作后,不时会收到单位和新闻宣传机构赠送的书,我每年都会踊跃参加“读书节”,并购买一大摞喜爱的新书。三是长辈的遗赠。父亲去世时,留给我的遗物没有一分钱,而是上百本书籍。岳父生前的藏书装了几柜子,他去世后,这些书全留给我了。如此一来,我书房靠墙一面的固定书橱连同可移动的书柜中全部挤满了书,甚至床底下也塞满了装满书的纸板箱,书的总量即便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册。
  近日,老同事的父亲去世了,同事请我去其父的房间把看中的书全部清走,剩余的就送废品回收站了。我连忙骑车赶去,只见房间里到处都是书,结果骑电瓶车先后跑了两次,才把四大袋沉重的书籍搬回了家。可是如何来安置这些珍贵的新“客人”呢?面对着书架发愁的我,终于下决心为书架换个妆。
  首先,我对书架作了一次“壮士断臂”式的清理,凡是已经读过而无长期保存价值的小说、时尚杂志、过期资料和退休前与工作相关的书刊一律下架“让贤”,并把它们装满四个大纸板箱,捐给小区老年活动室以发挥“余热”。其次,我把藏书分五大类重新摆放。第一类为辞书类。有汉魏和唐宋元明清至现代的诗词及古文名句鉴赏辞典,足有二三十册。第二类为历史典籍,主要有《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史记》《三国志》等,也有近百册。第三类是中外名著。中国的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以及《聊斋》、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等;外国的有《莎士比亚全集》《红与黑》《复活》等,不下上百册。第四类为知识资料类。第五类则为小说、笔记、名人回忆录等。这两类数量最多,大约有几千册。我花了足足两天,才让它们分门别类,各安其位,在书架上占据各自的位置。经过换妆,不仅书架变得整洁“漂亮”,最重要的是,寻找起来易于对号入座,更顺手更方便了。
  时下像我这样嗜书如命的爱书者,不少都拥有了自己的书架乃至书房,但书籍摆放杂乱无章、过于随意的也不乏其人,建议他们像我这样花点时间,给书架换个妆,让其变得“漂亮”起来,也让自己的读书生涯更有序、更有趣,也更为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