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差事”变成“轻松活”

铁路纪实
全新智能辅助设备运用于一线

  谢福义 陈静 文/摄
  近日,杭州北车辆段乔司检修车间钩缓班的职工们干得格外有劲——全新的智能辅助提升设备正式投用,这套专为车钩三态装卸设计的吊装吊臂,把钩舌装卸这活儿从“累差事”变成了“轻松活”。这看似简单的设备更新,藏着班组职工精益求精的智慧。
  说起以前拆钩舌,老职工们直摇头。30多公斤重的钩舌,全靠人工搬上搬下,推着小车来回挪,职工弯腰弓背拽着走是常事。“一天下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老师傅刘小根对笔者说,更让人揪心的是,搬运时稍不留神就磕了碰了,钩舌表面留了痕,不仅影响寿命,还可能给行车安全打折扣。这“笨力气”活儿,成了大家心里的一块疙瘩。
  “工艺改善,就得从职工最累、最烦的地方下手!”钩缓班工长方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班组召集技术骨干和一线职工开“诸葛亮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瞄准“省力、安全、保质量”的目标琢磨开了:“得找个能灵活调节角度的设备,适配钩舌的闭锁、开锁、全开三种状态。”“最好是悬挂式的,既省地方又稳当。”
  经过多方打听、实地考察,班组向车间上报工艺改善提案,最终与铁路相关的机器人科技公司合作,引进智能辅助提升设备,并根据车间作业场景和三态流水线钩舌拆卸特点,和合作方反复沟通优化细节,让设备更贴合一线人员的实际需求。
  现在,智能辅助提升设备已启用。笔者和同事在作业过程中,可以让挂钩稳稳“咬”住钩舌,按一下按钮就能跟着钩舌的三种状态灵活转动,大家站在旁边轻轻扶着就行,再也不用费蛮力。
  “这设备一上,咱干活腰不酸了,效率还翻倍!”方超说,“以前两个人一天最多装30个钩舌,现在一个人40个钩舌轻松拿下。更关键的是,钩舌磕伤的情况几乎没了,检修质量更靠谱,我们职工操作时也不用提心吊胆怕滑落,干活踏实多了。”
  “发现问题找方案,与时俱进使用智能科技设备,让作业效率更高,行车更安全。”车间主任王国民说,正是因为从职工实际需求出发,才让“累差事”变成“轻松活”,让科技真正转化成一线作业时的便利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