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杆站段】

杭州机辆段以星级考评促标准落地

要闻
  记者 蒋雨鸥
  “同样是高铁司机,9月份就因为‘生产业绩’差了41.17分,星级差4级,奖励差了4677元!”近日,杭州机辆段动运车间星级考评结果公示,让职工们真切感受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鲜明导向。自推进标准化岗位星级创建以来,该段以“521”考评体系为核心,用一套精准量化的“星级”标尺,激活全员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形成了“以星级考评促标准落地、以精准激励促担当作为”的发展新格局。
  “521”模型重塑分配机制
  “每一分业绩都能体现在收入上,是实打实的‘多干多得、干好多得’。”谈及星级创建带来的变化,乔司整备车间电机组工长马王伟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该段将分散的奖励项目“化散为整”,构建起“5个维度考评、2类系数调节、1个挂钩联动”的“521”星级评价模型,让岗位价值与个人贡献实现精准匹配。
  在考评维度上,该段聚焦“作业标准落实”核心,从岗位要求、岗位能力、生产业绩、工作质量、职业素养五个方面细化指标,其中“生产业绩”与“工作质量”权重占比达60%,直指现场作业关键。
  而“岗位系数+星级系数”的双重调节机制,更是让收入分配有了“层次差异”:岗位系数根据“劳、苦、脏、累”程度在1.0至1.5间差异化设定,星级系数则按月度积分对应1至5星浮动,两者联动让同岗位职工收入差距拉开合理“带宽”,以分计酬、按星取酬。今年以来,动车组司机岗位五星级与一星级人员月平均收入最大差距达4700余元,“收入靠贡献”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更具特色的是“双向挂钩”机制:个人星级影响班组等级,车间等级又反作用于岗位高星级比例,形成“车间—班组—岗位”三级联动的良性循环。去年,某班组因高星级职工占比不足5%,不仅错失优秀班组称号,还影响了全员奖励,这让职工们深刻意识到“个人出彩”与“团队优秀”的紧密关联。
  柔性管理保障公平高效
  “打开系统就能看到自己的考评分数和扣分项,申诉也能在线提交,特别透明。”在杭州机辆段的岗位星级考评信息系统上,马王伟熟练地查询着个人月度考评结果。
  为确保星级机制公平落地,该段将信息化手段贯穿考评全流程,打通安全管理、职工教育等系统数据壁垒,实现考评数据自动抓取、积分自动计算、结果自动公示,减少人为干预的同时,让每一项评分都有据可查。
  针对不同车间的生产特点,该段还赋予基层充分的“自主权”。金华运用车间为缓解金千线双证司机紧缺问题,将相关岗位系数从1.1提至1.5,带动职工月均增收1400元,成功引导人才流向关键岗位;乔司整备车间对“一专多能”职工实行“持多证加分”,有效盘活人力资源。这种“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模式,让星级机制在一线落地时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
  为保障考评公正,该段还建立了“公示—申诉—督查”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每月考评结果全渠道公示,职工有异议可通过系统直接向段考评小组申诉,考评小组需在3个工作日内复核答复。同时,该段还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考评流程合规性,确保“考评不走样、结果不缩水”。
  星级成果打通成长“快车道”
  “因为连续半年评上高星级,我不仅免了重复培训,还获得了技师竞聘的优先推荐资格!”说起星级考评带来的红利,职工张益飞难掩兴奋,“以前总觉得评优评先离自己很远,现在星级考评每月都看实实在在的表现,只要跑得多、少违章就能升星,不仅技能提升了,腰包也鼓了,更重要的是感觉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被尊重了。”在杭州机辆段,岗位星级早已超越“收入分配工具”的范畴,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通行证”。
  在培训方面,该段创新“以星定训”机制:三星级以上职工可享受“免培免考”“免培直考”政策。今年以来,全段已有143人享受“免培”政策,3024人次免参加机车乘务大组学习,既缓解了“工学矛盾”,又让高技能职工能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攻关。在职业发展上,星级结果更是硬指标——年度评上最低星级的职工,不仅无法参与评优,还会被取消技师竞聘资格,去年就有5名在聘技师因星级不达标被解聘,彻底打破了“职称终身制”,形成“以实力说话、凭业绩晋升”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杭州机辆段,“争星晋位”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现场作业自觉严格执标的人多了,主动帮同事补短板的人多了,八小时之外仍然钻研业务、磨炼本领的人也多了,这套以岗位星级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不仅让标准化建设落到了“每一个岗位上”,更用精准激励点燃了全员奋进的热情,为运输生产安全高效、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