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伟
在杭州铁路物流中心长兴营业部湖州西货场,提起维修组的周爱民师傅,大家都会笑着说:“那可是咱们车间出了名的‘工具迷’。”
我和周师傅共事这些年,总觉得他身上有股说不出的劲儿。他个子不算高,黝黑的皮肤,精瘦的身板透着干练,稀疏的头发已经染上了白霜,那双不大的眼睛却总闪着亮,像是藏着琢磨不完的门道。
第一次见他,是在他那间满满当当的工具间。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扳手、套筒、螺丝刀,像是在展示什么宝贝;自制的柜子上,冲击钻、万能表、管钳挤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我叫不上名字的家伙什儿。窗台下更有意思,一整套农具和园艺工具摆得整整齐齐,顺着窗户往外看,一片绿油油的小菜园正透着生机,挂满枝头的果实沉甸甸的,那可是周师傅最得意的“副业成果”。
货场里维修的活儿从不含糊。这里装卸量大、设备又多,维修保养的任务从来没断过。不管是不是上班时间,只要设备“趴窝”了,周师傅总能第一时间拎着工具箱赶过来。记得有回正面吊的刹车油管坏了,现场的师傅们急得团团转,就看周师傅蹲在地上琢磨了会儿,用手头的家伙什敲敲打打,居然就地做出一根“平替”油管,还别说,换上后结实又耐用。还有一次防护信号的红灯不亮了,他只是拿出万用表一测,便判断出故障所在。取出电烙铁,三两下就把导线焊好了,接上电池设备立刻恢复如初。每次处理完故障,周师傅的脸上、手上免不了黢黑的油泥,工服背后也经常一片汗水印,可他总是先把工具一件件擦得锃亮、归置妥当,才笑眯眯地去清理自己。
周师傅的“宝贝”可不止这些干活的家伙。德国电动扳手、瑞典精密钻头、美国高端气泵,这些单位配备的进口工具是他的“心头肉”,而工具箱里那把用了十年的国产螺丝刀,木柄磨得发亮,他也总带在身边。他说工具不分贵贱,只要好用就行。
平日货场里哪儿的门窗松了、水管堵了,喊一声“周师傅”,他准带着工具箱乐呵呵地来帮忙,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问题。大伙儿都管他叫“啄木鸟医生”,说他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前阵子我忍不住问他,怎么啥都会修。他摩挲着手里的扳手笑着说:“老话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维修的,得懂工具、会用工具。”他顿了顿又说:“再好的工具也是为人服务的,搁着不用,不就成废铁了?”
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我们常说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这份初心,有时真容易被日子磨淡。前几天我刚从预备党员转成正式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说要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时,脑子里突然闪过周师傅在机械旁忙碌的身影。那背影看着普通,却藏着股子踏实劲儿——就像他总说的,工具要派上用场才值钱,人也一样,能实实在在帮上忙,才不算白活这一趟。
这样的周师傅,值得我们一直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