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运增收当先锋 经营创效作贡献】

挺身闯市场 勇毅拓新局

——集团公司物流事业部经营团队创新服务强化营销工作纪实
要闻
  记者 蒋雨鸥
  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的最强脉动,物流竞逐,风云激荡。集团公司面对激烈竞争与市场多元的裂变,勇立潮头,锐意革新,于年初成立物流事业部及经理人团队,全面开启了一场物流攻坚的自我革命。
  4月30日,长三角至欧洲“皖甬欧”双快物流精品线路首单发运,标志着“铁海快线+中欧快航”联运新模式开启。
  5月18日,义乌至迪拜“铁海快线+中东快航”成功首发,物流时效由23天压缩至17天,成本直降18%。
  6月18日,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班列鸣笛启程,开辟浙江中欧班列第26条国际新通道。
  7月1日,X8638次列车自无锡南站呼啸奔驰,长三角至京津冀“公转铁”进入极速时代。
  8月25日,绍兴地区跨境货源搭乘中亚班列铿锵启程,直通中亚五国……
  一处处先手棋,一张张成绩单,辉映着长三角铁路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新局,彰显着集团公司深化铁路物流组织体系改革、努力开创货运转型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新局面的担当与智慧。
  “行商”之变 主动上门营销
  八月的长三角地区,热浪如涛,暑气灼人,却挡不住经营团队营销走访的步伐。“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主题攻坚活动开展以来,物流事业部各专业团队全员出动、奔赴各地、步履不停,以“行商”的虔诚姿态,拓展营销之路。
  多式联运部“高温出征”,与南京铁路物流中心团队一起,先后实地考察扬州班列公司6次,测算海铁联运装卸效率,就江都专用线海铁联运运营情况进行细致沟通,精细规划第四季度图定开行方案。
  班列产品部“广结群雄”,携手南京铁路物流中心接连拜访万路达、诚信、才华等六家重点物流企业。从破晓时分的公路运价市场调研,到深夜时分的示范线开行方案推演,团队18小时不间断攻坚,完成尧化门—新疆班列货源结构摸排与竞争性运价测算,精准研制X8715班列时效问题解决方案。
  白货物流部“大展宏图”,彰显其系统性与前瞻性。他们“测绘”了8张“战略地图”:《长三角商品车主机厂分布图》《长三角电器企业热力图》《长三角光伏产业布局图》《长三角家具产业集群图》……这些精心调研的产业图谱,让客户资源“跃然纸上”,一图在手,精准营销。
  大宗物流部更是“昼夜兼程”,联合徐州、合肥、杭州三大铁路物流中心精锐力量,组建“营销联合战队”。三日疾驰衢州、六安两地,以专业研判叩开企业之门,以精细方案赢得客户信任;两日辗转淮北、淮南,围绕精煤与焦炭两个物流总包合同,与矿业集团进行多轮磋商,推动项目落地,并提前对接明年整体生产计划与运输需求,为深度合作埋下伏笔……
  ——衢州元力钢厂会议室,方案讨论,紧张热烈。面对钢铁行业波动大、物流需求多元的复杂局面,团队成员抽丝剥茧、分品施策,为铁矿石、煤炭、成品钢分别设计全链条物流方案,精准测算成本与时效,最终推动该企业“水转铁”进程迈出关键一步,物流总包合同顺利进入审批流程。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装卸现场,热尘扑面。面对企业提出“循环车底到发不规律”的实际困难,团队现场办公,深入剖析卸车组织全环节,提出设置区域货运调度专员统一协调到端卸车作业的解决方案。
  ——管内客户累计上百次的“登门拜访”,赢在主动,胜在细节。从精准对接车务段快速取送车辆,到重箱卸车、空箱回运全程管控;从阶段性卸车积压应急处理,到箱体维修保障机制;从短驳运输动线优化,到集卡运力统筹调配……上千次主动沟通,为的是疏解每一个堵点;数千个方案细节,为的是打动每一个客户。
  打开货运管理系统中的客户走访记录,每个客户后面,都有一组饱含辛劳智慧与执着汗水的数字:22次、15次、35次、19次、16次……
  这是经营团队顶着烈日、踏着星光的奔波身影,也是他们翻过矿山、渡过港口,越过高岭、驶过码头,用脚步拼出的一张张“营销地图”,这是从“坐商”到“行商”的生动转型,也是勇闯市场最真实的见证。
  “个性”之策 精准定制服务
  唯有主动出击,方可开拓市场;唯有精准服务,方可赢得客户。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物流事业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行“一企一策”定制服务、7×24小时全天候响应,以“高铁”速度+“慢火车”温度,赢得客户长期合作意愿。
  9月11日周四上午,大宗物流部办公室内一片寂静,营销员邵佳蓓正在专心研究“粮食板块客户情况一览表”,这是为长三角地区90余家粮食客户量身定制的“服务图谱”,涵盖运输方式、价差系数、杂费明细、协议运量等18项关键内容。
  “一企一策”的服务理念,在这张图上得以生动体现——从项目方案设计、运输组织优化到运价精准协调,真正做到因企施策、因货而动。
  大宗物流团队将定制化服务延伸至客户生产一线,指派专员常驻7家矿厂,担任“驻矿代表”,实时对接客户需求——针对皖能合肥电厂库存告急,团队迅速启动“保供专班”,24小时内协调3列电煤紧急送达,化解燃“煤”之急;针对金矿企业“一票通达”的诉求,定制“船舶靠港+铁路装车+到端配送”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原料从港口到产线的“无缝衔接”,打造矿石物流总包服务新标杆。
  8月份,白货团队连续召开两批运价审议会,对71项运价浮动项目进行精准研判,建立起“生产物资与价格、白货与汽运”市场比价监测机制,动态跟踪光伏、汽配、家电等行业价格波动,随行就市、灵活调价,确保铁路运价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生产组织,是兑现客户承诺的坚实保障。物流事业部对芦潮港、中垾、田家庵、前亭4个全路重点卸车站实施每日盯控,根据6点、18点卸车情况,对标卸车能力,分析滞后原因,优化卸车预案。8月4日至7日,物流事业部夜卸率连续四天突破55%,创下新高,为全天卸车任务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紧急关头,是对精准服务的突击检验。7月16日,接到恒羲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紧急物流需求时,已经是深夜了。白货物流部立刻协同上海铁路物流中心,连夜组建专项团队,建立应急联系机制,量身打造“铁路—公路”联运方案。鉴于光伏产品易损特性,货物装载加固成为关键。无锡营业部指派专职货运员每日监控装车全过程,杜绝交叉作业风险;协同车务调度预先调拨空车至装车线,实现“零等待”衔接;采取防撞泡沫、系固绳索、发泡胶封缝等多项专项防护措施,确保货物万无一失。从需求对接到专列启运,直至最终“零破损”安全送达,全程仅用7天时间,有力支持了西部新能源建设,也成为铁路物流定制化服务的精彩案例。
  “创新”之举 推进蓝海战略
  9月22日,初秋气爽,天高云淡,金峰山下,第81114次列车运载着50车义乌小商品,从苏溪货场鸣笛启程,驶向宁波穿山港。苏溪站的新运输模式,让通关效率提高了50%,让社会物流成本降低了40%。蓝海战略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为企业开辟出全新的市场空间。
  市场如战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经济学中所谓蓝海市场,核心在于创新,通过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实现差异化经营和成本领先。物流事业部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将创新理念融入工作环节,以新区域、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激发铁路物流改革的澎湃动能。
  7月1日2:55,随着一声汽笛长鸣,X8638次首列15节车厢从无锡南站准时发车,正式开启长三角至京津冀“公转铁”的极速之旅。这趟满载物流行业革新期待的班列,刷新了区域物流时效纪录。
  从无锡南到天津传化物流基地,过去需要3至5天的路程,现如今全程仅耗时23小时19分钟,实现了“昨日发车、今日卸货”的极致时效。每一个时间节点的精准接续,都印证着铁路班列“时刻表运输”的硬核实力。X8638次班列,已然成为供应链提速的强力引擎,从此告别“路上三天”的物流焦虑,开启了铁路商贸“即日达”的高效新纪元。
  继4月30日国内首创中欧双快物流模式成功发运后,5月18日义乌至迪拜“铁海快线+中东快航”也成功首发,实现货物从义乌集货仓到迪拜分销终端由原来的23天缩短至17天,为外贸企业持续提供更快速、更经济、更稳定的绿色通道。
  至此,长三角地区已拥有两组“双快”物流模式组合(合肥—宁波舟山港—德国威廉港、义乌—宁波舟山港—杰贝阿里港),构建起出口产品物流快捷运输新通道。物流事业部加强与港口部门合作,未来将持续优化并推出更多“班列+班轮”双快模式物流产品,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世界经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向市场的创新,既要在“快”上显优,更要在“新”上发力。
  X8503次金华东—广州国际港示范线,正是通过“速度+服务+绿色”三重创新,不仅重塑了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物流格局,更为全国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上铁样本”:
  ——时效更强。该班列采用“天天班”模式,每周开行6趟,发车时间精准,以时速120公里运行,全程1211.8公里仅需17小时,较普通班列压缩18小时以上,实现门到门“夕发朝至”的物流效率,满足跨境电商等高时效需求。
  ——服务更佳。数字化订舱,让客户可直接通过中国铁路95306平台在线预订,支持“站到站、门到站、站到门、门到门”多式联运服务,选择多样、流程透明,同时采用集装箱化运输,创新“到端抽检”替代传统掏箱检查,不仅让货物集结效率提升30%,而且保障了高价值货物安全。
  ——成本更低。自2025年1月7日首开至当前,串联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引擎的X8503次金华东—广州国际港示范线,累计开行5659车,共211列,发送货物16万吨,创收1916.8万元,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近600万元。
  ——环保更优。示范线的开行,调整了运输结构,更加低碳环保,其单列年运量相当于替代约8000辆重卡,年碳减排量可达1.3万吨,减排效应显著,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在铁路的强力落实。
  截至目前,物流事业部共计实施51个物流总包项目;全局重点货运项目333个,四季度预计运量5358万吨,货运收入51.18亿元;8月份两端短驳服务费进账1080万元,商品车发运日均5208台;光伏产品运输10月份日均装车150车……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集团公司“货运强局”战略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改革创新的勇毅,凝结着市场营销的智慧,承载着精准、安全、高效与卓越服务,进一步加快了建成一流现代运输企业的奋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