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车检修段打造制动夹钳集约化自主修模式

产能较试修提升100%
综合新闻
  本报讯(通讯员 杨晖)9月以来,上海机车检修段直面机车高级修集中上量挑战,以“配件保部件、部件保整车”生产组织思路,创新打造CCBⅡ制动夹钳集约化自主修模式,成功完成4种机型12台份C5修制动夹钳,较原有试修产能提升100%,为机车检修效率提升、成本管控筑牢了坚实基础。
  该段将制动夹钳检修全流程精准划分为“整体拆解、制动缸组装、单缸试验、夹钳机构组装、总装试验、收尾交验”六大核心工序,把12名作业人员划分为夹钳机构、制动缸两个检修专班,实现“拆、检、装、试”工序的连续作业。同时,根据各工序实时任务量灵活调整人员配置,有效消除了工位间工时差异造成的人员冗余,让检修节奏始终“紧凑高效”。
  打破工种壁垒,该段通过轮岗交流机制,促进作业人员“一岗多能”,构建“拆解人员可支援组装、试验人员能参与收尾”的复合技能布局。当某一工序出现人员缺口时,可快速调配多技能人员补位,实现流水化作业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检修流程的连贯性与灵活性。
  根据制动夹钳故障配件的偶换规律掌握,该段结合月度机车入修计划,提前梳理配件需求、启动物料申购,从源头杜绝因配件短缺导致的检修停滞,为批量自主修提供了稳定的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