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小东
作为集团公司专门从事铁路线路换轨换枕、桥梁大中修、长钢轨焊接的工务大修施工单位,上海工务大修段近年来发挥职能保障作用,不断夯实基础、提升设备质量,实现连续第14个高质量安全年,并于2021年、2024年被评选为国铁集团标杆站段。
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是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海工务大修段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制度体系持续优化、专业融合走深走实。
打开该段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清单,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车间、班组职责内容清晰,针对性强。该段制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评价标准和评定程序,每季度按照示范、达标、不达标三个层级评定车间科室,按照标杆、优秀、达标、不达标四个层级评定班组。
“评定结果直接与收入挂钩,示范与不达标车间管理人员月均收入差额最高近2000元,标杆与不达标班组职工月均收入差额最高近600元,真正做到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该段副段长滕旭升介绍。
安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上海工务大修段从完善作业标准体系、严格现场作业执标入手,2024年对30项作业指导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新编作业指导书15项;编制14套19个岗位工种“必知必会手册”,建立87项岗位风险提示卡,帮助职工现场作业执标。
面对管内高铁线路投用时间加长,部分线路钢轨达到更换标准的实际。2024年,上海工务大修段积极探索无砟轨道换轨作业模式,创新推出“四化一法”高铁施工模式,即:施工管理、组织、作业、保障标准化,卸、焊、换、收同步法,高质量完成多条高铁线路无砟轨道换轨施工任务,为集团公司高铁无砟轨道钢轨大修提供了大修段范本。
2024年底,上海工务大修段召开“标准化+高铁施工管理”现场会,总结并推广高铁无砟轨道钢轨大修经验,提高段整体施工能力。针对此类施工,上海工务大修段制定《高铁钢轨大修重点安全风险控制表》,梳理防车辆伤害、防劳动伤害等13个主要安全风险项,制定75条防控措施;制定《高铁换轨施工应急处置表》,梳理施工节点未兑现、线路晃车等10个应急项目,针对性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保障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标准化+”项目创建不仅体现在无砟轨道钢轨大修,还体现在各个项目上。上海工务大修段每年制定“标准化+”项目创建计划,以“建标准、带队伍、抓落实”为主旨,总结提炼管理经验,抓实经验推广、问题整改、重点任务推进。每年对“标准化+”项目评级,并予以奖励,激发各科室筹备现场会、推广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以点带面,提升段标准化创建水平。
2024年,该段开展了包括高铁施工管理、桥梁项目部管理、工务机械车运用管理等“标准化+”项目11个,根据项目重要性、可借鉴性、覆盖面等因素进行项目评级,其中A级3个、B级1个、C级5个、D级2个。
不仅有施工工艺创新,上海工务大修段还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和装备升级。该段围绕线路、桥梁、焊轨、工务机械车四大主专业开展创新攻关,2024年以来,编制形成“移动式焊轨车数控式气压焊机五级修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2项,验收评审“无砟轨道长轨更换施工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5项,创新成果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47项装备的大修或改造升级,工作质效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