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

寻访潜口民宅

生活
  朱晓军
  秋日初始,我与挚友慕名前往被誉为“我国明清时期民间艺术专著”的潜口民宅。它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紫霞山麓,这里崇山峻岭、环境幽雅。民间传闻这里曾是陶渊明的隐居地。
  远眺,潜口民宅路旁的花草,与周围的山水、古建筑完美融合,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是一道绿色屏障,衬托着山间的花海。
  走进这风景优雅的名胜古迹,我仿佛又回到明清时期。进入古老的民宅山门,映入眼帘的是20多幢明清时期典型的徽派建筑,各式古村落民居、祠堂庙宇、古牌坊、古亭、园林等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我深深感到,徽派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难怪著名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发出“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的感慨。
  穿桥而过,掩映在翠竹丛林里的善化亭虽谈不上高大精美,但富有传奇色彩,亭内楹联富有哲理。传说建亭者为歙县许村的一名徽商,亭建于明朝。善化亭是为方便行人歇脚而建造的一座雨亭,意在奉劝过路行人积德行善。我想古徽州民风淳朴,修桥铺路、建亭留名、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随后,我来到胡永基宅,是明代砖木结构楼房。据说该宅主人原为浙江桐庐的知县,后移居到潜口。当时宅主人想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特在楼上做了五开间,设置了楼上厅,用来招待贵宾。值得一提的是,该宅最精美的部分采用了“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徽州三雕”源于宋代,至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充分体现了古代徽州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如今,“徽州三雕”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后,我们来到了清园,清园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徽州制墨、刻砚、撕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入驻清园景区,向游人展示传统技艺。
  寻访徽州潜口民宅,我在欣赏徽派建筑和自然美景的同时,还感受了徽州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徜徉在这些徽州古建筑艺术的民宅中,我再次感受到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